判斷實施行為人實施的技術/設計方案是否構成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一個重要條件之一就是看其實施的技術/設計方案是否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那么,如何如何判斷被訴侵權技術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呢?
根據(jù)《專利法》的規(guī)定,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chǎn)品的外觀設計為準,簡要說明可以用于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chǎn)品的外觀設計。其中,“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是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所確定的范圍為準,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確定的范圍。“等同特征”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xiàn)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須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聯(lián)想到的特征。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認定其沒有落人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判斷被訴侵權技術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進行比對的是被控侵權技術與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而不是被控侵權技術與專利產(chǎn)品的技術。
[恒大知識產(chǎn)權溫馨提示]
(www.nongmuyun.cn)中部分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無他意。如有不妥之處,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感謝!